top of page

2024年12月29日

hourglass stand_edited.png

2024年12月27日

    人和地球上的其他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東西共生在一起。人不過是眾多生命體和無生命體中的一種(或者一類多種)物種。所有的動物和人一樣,都有避險本能和意識,也都喜歡舒適並會設法對其追求,唯獨人用智慧和語言(意識中的一部分)團結了同類,消滅了異己;宗教和科技是人最重要的文明,是人的精神和意識成就的集大成。然而,人的繁衍和動物無異,而且原理和植物相似。人的精神和意識需要用人的身體來保護,而身體的繁衍卻不需要文明。

    一株花草樹木的體內也有一種智慧的東西,它就像人的意識或者智慧。可惜我們不了解。它們是固定在土地中的物產,人和動物是在土地上流動的物產,在這兩者之外,還有飛在空中的鳥和飛蟲,它們一定也有一種意識和智慧。可惜,人和植物動物昆蟲只有利用的關係,並沒有真正的交流。否則人怎麼會驚嘆蒼蠅為什麼會有那麼複雜的眼睛;人甚至也不了解自己的身體,從生到死都無法了解,好像人的精神和意識就像寄生蟲一樣躲在人的軀殼裡。

    人,也就是一個個的我,懂得身體是意識生命的宿體,沒有身體則沒有意識產生的條件,更沒有思考和思想。身體的物理感覺為身體專有,但是感覺卻能通過神經與意識相通。身體可以用感覺告訴意識外界的安全程度,有些通過本能反應就能自動避險,有些必須通過意識來決定用多大動作才能避險,例如燙、痛、聲響等。同理,身體也可以通過感覺告訴意識各種舒適的感覺,以便意識可以尋覓造成舒適感覺的源頭,進而有可能把握之。

    人也可以和其他人交流,達成共識,從而可以協力改造外在條件,其目的在於躲避危險和創造舒適。協力而做是提高效力和共享成就,感受永遠只是個人的私人經歷。

   人類、禽畜類、昆蟲、植物、甚至微生物都共享同一種繁衍的規律。繁衍後代是壯大同類的手段。當某種動物或者生物意識到繁衍的重要性時,傳宗接代變成了社會成員的義務,義務執行的好,團體壯大。就像太平洋北美沿岸的海膽的野蠻繁衍,海膽大軍吃光了近海海底所有能吃的藻類,它們所到之處只有海膽。人類在體力上與很多等身等大的動物比並不佔優勢。但是人類在智慧上完全有優勢。它們創造了語言,創造了神和宗教。人還會生產貿易、還會巧取豪奪、攻城掠地、滅絕異己。人基本是用自己的樣子創造了神,反說是神用自己的樣子創造了人。人有意識地大量繁衍自己,並通過口傳身授,誇大交配時刻的美好。從而,人的交配沒有季節性,而且和交配同在的愛情既是是文學藝術的源泉,也是措不及防的責任,尤其對與女性而言,一旦懷孕,就完全被養育後代的瑣事拴住了。

    人的智慧和語言從實用昇華到誇張。所以《舊約》中說道,因為人太聰明而導致邪惡所以被上帝團滅,而諾亞的後代的後代(大洪水之後所有的人都是諾亞一家人的後代)又因為會說一種共通的語言還是被打回相互不懂的方言原形。可見,邪惡都是智慧的結果。

    時至今天,目前世界上有7097种仍在使用的语言,其中三分之二在亚洲和非洲,或許當年從巴別塔捲鋪蓋回家的大部分是亞非裔人。這是對聰明的人種的懲罰,越是聽不懂,越學不會,也就越落後。

馬太福音.png

       大火五天之後,昨晚又有強風警報⋯⋯

       

      

三条折叠腿.png

© 2024 Liangdishu Group, Los Angeles

bottom of page